2024年5月11日上午,长安大学校长沙爱民带队赴学校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研究院调研。沙爱民一行详细了解了数据中心与科研云平台、鹏城靶场长安大学分靶场、研究中心及实验室、智慧校园运行中心等建设情况。沙爱民指出,数智研究院自组建以来在科研平台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等方面初见成效,下一步要紧紧围绕学校学科发展特色,主动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坚持“数智创新
赋能未来”的发展理念,着力打造国际化、创新型、高水平人才队伍,以人工智能为重要驱动力布局新质生产力创新应用场景,深化“数字+”“智能+”新兴交叉学科发展方向培育建设,开辟学科发展新赛道,打造学校事业发展新的增长引擎。
分析认为,沙爱民提出以人工智能为重要驱动力布局新质生产力创新应用场景,并深化及开辟“数字+”“智能+”新兴交叉学科发展新赛道的决策,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一是人工智能技术的战略地位。在当前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对于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沙爱民校长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因此将人工智能视为学校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支撑。通过布局新质生产力创新应用场景,长安大学可以推动相关学科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创新,提升学校的整体科研实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二是学校发展定位与特色。长安大学在交通、土木、地质等领域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和优势。以人工智能为重要驱动力,可以进一步巩固和拓展这些领域的学科优势,推动学科向更高水平发展。沙爱民校长强调,学校的发展要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通过布局新质生产力创新应用场景,长安大学可以更好地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数字经济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三是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趋势。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智能+”已成为新兴交叉学科发展的重要趋势。长安大学通过深化并开辟这些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新赛道,可以抢占学科发展的制高点,引领学科发展的潮流。“数字+”“智能+”等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需要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协同创新。长安大学通过布局这些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新赛道,可以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激发创新活力,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与协同创新。四是具体实践与成效。长安大学已经或正在建设数据中心与科研云平台、鹏城靶场长安大学分靶场等科研平台,为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学校通过引进和培养高水平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长安大学在智能交通、智能建造等领域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并成功应用于实际项目中,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沙爱民校长提出以人工智能为重要驱动力布局新质生产力创新应用场景的决策,是基于对人工智能技术战略地位、学校发展定位与特色、新兴交叉学科发展趋势以及具体实践与成效的深入思考和科学判断。这一决策将有力推动长安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快速发展和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沙爱民,男,汉族,1964年1月生,安徽省宣城市人,中共党员。乌克兰哈尔科夫国立汽车公路技术大学博士毕业,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首批创新争先奖获得者,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带头人,国家111引智基地负责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交通运输行业科技特殊贡献奖获得者,标准科技创新奖“标准大师”称号。现任长安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兼任陕西省科协副主席,特殊地区公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公路学会副理事长,世界交通运输大会(WTC)学部委员会主席,国际道路联合会(PIARC)路面工程委员会委员,国际路面科学与工程学会(APSE)创会会员,“一带一路”国际交通联盟副主席(BRITA)。
长安大学直属国家教育部,是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位居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坐拥南北两大校区,南倚大雁塔,北邻渭水滨,建有太白山、梁山、渭水三个教学实习基地。学校设有25个学院(系、中心),具备覆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法学、文学、农学8大门类,贯通学士、硕士、博士教育培养全过程的学位授予体系。现有84个本科专业,其中50个专业入选“双万计划”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7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5万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2万余人,来华留学生1700余人。面向未来,长安大学将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步伐,在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中谱写新的长大辉煌!